心理咨询师自述:女儿抑郁后才明白,多少孩子正卡在这两个关口

0
回复
12082
查看
[复制链接]

40

主题

60

帖子

52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20
发表于 2024-6-5 14:58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段时间,和一位很久没见的姐姐聊天,看她神色疲惫,问她怎么了。
她说,一年前,自己上6年级的女儿抑郁了。
我很吃惊,因为姐姐自己就是心理咨询师,孩子怎么还抑郁了?
她听完我的疑惑,无奈地说道:
“别说你了,就是我家人,刚开始知道贝贝抑郁时,也跟你一个反应,根本不相信,但不相信不代表贝贝就没事啊,这件事折磨了我们一年,贝贝终于好起来了。”
朋友说:“以前吧,老给别的小孩和家长做咨询,现在到自家孩子身上,才发现,小孩子抑郁,最怕卡在这两个关口。”


家人的不接受

是最大的坎
很多家长都对抑郁症缺乏了解,他们并不相信孩子生病了,认为孩子只是压力大不开心而已。
错误的认知,不仅不能帮助孩子,甚至可能将孩子推向深渊。
知乎上,看过一个求助:我17岁,抑郁了,但是爸妈根本不相信,他们还说我小题大做。
这条求助,引起很多网友共鸣。
其实,抑郁症患者最明显的症状,就是深深的无助感,就像是跌入泥潭,想伸手求救,却找不到人帮忙。
父母本该是离孩子最近的人,是孩子陷入泥潭,最能够得着的人。
但父母对于抑郁的不理解,不接受,就像是割断了孩子求生的绳索,让抑郁来得更加猛烈。


错误的安慰方式
会将孩子推入“深渊”

一位心理医生说过:
“大家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,最容易进行两种安慰,否定式安慰和指责式安慰。这两种安慰方式,不仅起不到安慰的作用,还会将患者推远。”
一位网友曾经分享:
上学时,自己觉得好像抑郁了,想去治疗。
一个亲戚来开导他说:“你有什么想不开的,你想想你妈有多不容易,哪有什么抑郁症,谁不抑郁?”
一字一句,所谓热心肠的“开导”,却让他更加怀疑人生,感觉自己抑郁好像成了家人的负担。
这样否定式的安慰,轻描淡写间就推翻了孩子的难受与委屈,打压他的信心。
想起闺蜜初中的时候,喜欢写小说,后来检查出轻度抑郁,本以为父母会安慰她。结果她爸说:“还不是你成天钻到小说里,七想八想,把脑子都想坏了。”
这句话,像一根刺一样,扎在她心里。
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早已放下了当初的文学梦,却放不下当初那个无助又被责骂的自己。
错误的安慰方式,会将孩子越推越远。


学会接纳

是父母需要努力的课题

作为父母,要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或者抑郁,下面几个方法,可以试试。




1. 倾听孩子的声音

有句话说:小孩最深刻的需要,是他们的父母可以认真倾听。

看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分享。

他治疗过一个小姑娘,每次小姑娘在他跟前,都能吐露心声,症状有所缓解。

但隔一周再来,又变成了之前的忧郁模样。

后来才发现症结在她的父母身上。

她父母比较强势,总是打断孩子说话,好多次,孩子都话到嘴边又咽回去。

久而久之,也就不愿开口。

身为父母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,别让孩子把委屈窝在心里。






2. 观察身边的环境

一位网友分享说:

“如果孩子抑郁严重,可以考虑他身边的环境是不是有问题。

我侄女小学抑郁,说什么都不肯去上学。

一开始,家人以为是孩子学习压力大,不愿意读书而已。

后来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开导,才知道,原来侄女在学校被同学欺负,已经有一两年时间了。”

除了家庭,学校便是影响孩子最多的环境。

当孩子抑郁找不到头绪时,多观察观察他身边的情况,也许能找到问题所在。





3. 给孩子一点时间

抑郁不像感冒,吃了药睡一觉就好了,它需要一个过程,来慢慢愈合。

就像我那位朋友,即使自己是心理咨询师,也陪着女儿熬了将近一年,才渐渐好起来。

她说:

“有些家长,带孩子来咨询一两次,就会反问,怎么还没有效果?虽然可以家长的心情,可以理解,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对孩子耐心一点。”

抑郁没有特效药,有效的就是父母的关爱与支持。

给孩子一点时间,陪他慢慢渡过这个难关,时间会给你答案。





孩子成长过程中,接触最多的便是父母。
大多父母,习惯性地关注孩子身体上的疾病多一点。
殊不知,孩子也有情绪,也是独立个体,也会有心里生病的时候。
作为父母的我们,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,必要时,给予孩子支持与引导,帮助孩子渡过难关。
也祝我们的孩子,能够不惧风雨,向阳而生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专注失眠抑郁、情感婚姻、孩子教育、个人成长、性心理、职场人际困扰
全国免费热线电话

400-1234-550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webmaster@zhijieseo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Powered by 阳光心理健康咨询网 © 2001-2023 阳光网